close

趁熱讀了村上龍的“藝術創業論“。

有時覺得,到底是人紅了所以講什麼話都可以理直氣壯?還是人真的可以一直活得那麼充滿自信?

不過書中提到的一些日本藝術界的現象,同樣身為學院派教育出身的我,有很深的感受。

台灣藝術教育龍頭其實受日本影響頗深,那種勤練素描學習傳統西洋繪畫技術的師徒教法,教授本身既定的社會地位與安定的經濟來源,讓他們教導學生時完全不會替他們想到未來生存的問題,只是在自己建構的烏托邦重複玩弄著權力更替的遊戲。當時我們都還有鐵飯碗的保障,作為培養基礎藝術教師勉強還說得過去,但思想與社會嚴重脫節的一群人,又該如何帶領台灣藝術未來的發展方向?

也許脫離狀況許久,不便過度評論。但偶爾從同學口中得知學校發展的現況,似乎比起從前也沒太多改變。並非說村上龍的理論絕對正確,跟商業密切掛鉤的普普藝術亦非唯一選項,但看教育與社會脫節似乎並非藝術獨有,在迷信學歷人人都是大學生的怪現象裡,賴在象牙塔裡取暖的高學歷師生們,如何能跟上社會脈動帶領社會前進似乎是各行各業共同的疑問。

而除了文化創意產業一窩蜂,藝術還有別的出路嗎?除了跟資本主義金權密切掛鉤,藝術還有其他被注意的可能嗎?

我相信是有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ystudio 的頭像
    shystudio

    hsinyusun的部落格

    shy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