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效的腦力激盪用來定義需求
腦力激盪是蒐集需求的有效方法:視覺設計的方向,各種觀點的整合,不同團隊達成重要共識。但操作不好也會成為耗時,昂貴,缺乏結論的大拜拜。下方列表是讓腦力激盪更有效果的一些原則。
其中16 檢討改進是最重要的,最後強調其為指導方針而非規則,意思是應該要會活用,而不要墨守成規。每一個腦力激盪都因人或視情況而有所調整,例如,一個愛鬧的銷售團隊,也許著重在秩序維護與規則,以找出好的想法。然而相反的,沉默內向的分析師也許比較喜歡私下對話,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貢獻想法。
腦力激盪時有用的基本原則
- 對腦力激盪的目標有清楚的共識
- 聚焦在該目標
- 所有參與者皆平等
- 尊重聆聽每一個意見
- 誠實而直率的參與
- 必要時保持機密(不對外公開)
- 保持開放心,避免個人議題
- 盡量問—沒有什麼是不可問的
- 只要不明白就追根究底
- 一次只有一人發言,別在一旁竊竊私語
- 確保每一個關聯性都紀錄下來
- 論優先性,必須對特定技術達成共識
- 如果需要共識,必須先同意投票的方法
- 開始跟結束都要準時—每一階段,休息時間,甚至午餐
- 事後檢討過程以求改進
- 把這當指導方針,並非規則;有需要就調整。
定義需求優先順序的方法
用腦力激盪來定義需求優先順序。通常由跨部門的成員共同列出一張最大需求表,但很難決定優先順序,要十幾個成員在可能超過50個選項中決定重要順序,是一件耗時費神的大工程。需要一些方法幫忙達成共識。
三個主要步驟:
- 表列出所有需求選項
- 仔細查看所有的需求,是否有需要合併或增加的
- 所有成員一起決定,確定最後的需求列表,並重新編號
最直接的就是分三級讓所有成員評分 (例如:高優先 = 3, 中等 = 2, 低優先= 1) ,來完成一個加總的量化表如下,分數越高代表越優先。
定義需求優先順序的量化表
如果需求很多,也許同分的也會變多,因而可再細分等級成5等分,例如:高 = 5, 中高 = 4, 中 = 3, 中低 = 2, 低 = 1,以增加組距。
另一個方法則是,所有需求由高至低編號,最重要的給1,次要的2...加總最低分則最重要(最優先)。 這方法叫nominal group technique (NGT) ,最常用於需要精確描述的產品,缺點是要從頭到尾比較所有的需求順序,並不容易。
有一種調整過的 NGT ,限制被評比的數目,只評前面一半或四分之一,由需求總數及參與成員決定。特別適用於大量的需求列表及較少的組員。例如:有20個需求要由十個組員決定,那麼一人只選一半也就是10個項目來評分是很適宜的方法。但是,如果有30個需求要由5個人來決定,也許一人選四分之一或是7個會更好。
留言列表